吉林通化发布消费提示:谨防食用野蘑菇中毒 发布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李丰 记者李洪涛)眼下正值野生蘑菇生长旺季,吉林谨防为防止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通化提示发生,吉林省通化县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出消费提示,发布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消费防止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的食用发生。
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野蘑蘑菇也称蕈类,菇中属真菌植物,吉林谨防味道好、通化提示营养高,发布是消费我国城乡广大群众经常食用的植物性食物。有些野蘑菇有毒,食用吃了以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野蘑我国有毒蘑菇约100种,菇中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吉林谨防至少有10种,它们是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由于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极易发生误食中毒。
毒蘑菇中毒大多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毒蘑菇,缺乏识别经验而误食中毒。毒蘑菇中的毒素比较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几种毒蘑菇中,所含毒素的多少也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有的为2—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不同的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不同,毒蘑菇中毒早期大多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有的病例表现为神经精神型,即除胃肠炎症状外,还可于1—6小时后出现出汗、流泪、心动过缓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还有一种为溶血型,除胃肠炎表现外,可出现溶血、肝脾肿大等。而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殊疗法,故病死率较高。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应注意以下几点: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的野蘑菇,尤其是自己没吃过、不认识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或过于老熟或过于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有些毒蘑菇中的毒素与乙醇反应会加重中毒,进食蘑菇时最好不要饮酒;特别提醒餐馆、民俗旅游接待户不要采购野生蘑菇,应在干燥、通风场所贮存蘑菇,同时避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对购买量较大的或长期在某个种植基地购进的食用菌,应注意索取证明蘑菇食用安全的有关文件。
如果在食用蘑菇10分钟至48小时内,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怀疑吃了毒蘑菇,要大量饮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匙压舌根进行催吐,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还应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鉴定及救治参考,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通化县市场监管局提醒经营蘑菇的饭店,要提高警惕,严把采购关,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李佳榕
相关文章
穿越时空寻宝贺新春佳节 趣味活动畅玩攻略助你赢取吉祥好礼喜迎祥瑞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文化内涵。今年新春佳节,以"穿越时空寻宝"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活动在全国多地展开,通过"时空穿梭+文化解谜+科技互动"的创新形式,将传统年俗与历2025-05-10- 为规范粮食市场秩序,保障粮食安全,近期,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粮食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粮食生产经营企业证照资质是否齐全、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以次充好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近期,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等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已连续查获6起违规添加金箔案件,有效遏制了“食金之风”。为2025-05-10
- 一图速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附全文)_南方+_南方plus▲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日发布。这份文件题为点击进入全文),指出要学习2025-05-10
放开那三国3黄忠培养价值深度解析 从技能强度到阵容搭配全面评估武将实战潜力
黄忠:蜀国远程核爆的战术价值与实战潜力解析在放开那三国3的蜀国阵营中,黄忠作为经典历史名将,始终以其独特的远程输出机制吸引玩家关注。但围绕其"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培养"的争议从未停止——有人诟病其生存短板2025-05-10-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积极引导价格自律,对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发出告诫函、对菜场等场所开展专项检查……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基本民生商品及防疫物资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上海市2025-05-10
最新评论